
花王股份并购汽车零部件资产后半年营收下滑至仅2100万元,转型之路面临挑战
花王股份完成并购汽车零部件资产后,正处于转型阶段,该公司半年营收仅达到2100万元,此次转型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和业绩具有重要影响,但短期内业绩压力依然较大,需要关注其后续发展及转型进展,以判断其未来的业绩表现。
2025年上半年在新资产未注入的背景下,花王股份依靠原有业务交出的答卷十分惨淡。作为沪市主板上市企业,2025年上半年花王股份营收仅2000多万元。
值得庆幸的是,8月30日,花王股份公告此前并购的安徽尼威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尼威动力”)55.50%股权已经顺利过户,此后花王股份将尼威动力合并报表。
在此背景下,此前债务缠身的花王股份能否顺利保壳?
01 半年营收仅2100万元,四年半累计亏损超14亿元
8月30日,在半年报截至日披露前一天花王股份2025年半年报姗姗来迟。不出意外,在公司陷入债务危机的背景下,自身经营已接近停滞。
2025年上半年,花王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140.99万元,同比下降44.5%,扣非后净利润亏损3835.44万元。
作为一家主板上市企业,花王股份交出该业绩实属惨淡。
公开资料显示,花王股份创立于2003年,成立之初公司便将业务中心放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上。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及政府愈发重视城市绿化和居住水平的提升。在此背景下,花王股份经营规模逐年扩大。
随着收入逐年提升,花王股份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2016年,花王股份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江苏首家上市的园林企业。此后,花王股份又通过并购将自己业务拓展至水务领域。
彼时,PPP项目火热,不少企业均参与其中,花王股份也不例外。所谓PPP,指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
在该模式下,社会资本主要出资参与城市及公共项目建设,利益和风险则由政府及社会资本共担。
2018年7月,花王股份成功中标韶山市美丽乡村建设PPP项目(以下简称“韶山PPP项目”)。该项目主要为涉及居民改造工程、市政交通工程、景观提质改造工程等。
此后由于韶山市政府未完成审计、未支付可行性缺口补贴,导致资金无法收回。据悉,该项目花王股份累计投入超3.7亿元。
由于款项回收不及时,加之公司原有的园林市政项目资金投入较大,花王股份债务危机爆发。2022年,因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花王股份被债权人申请重整。2024年12月30日,法院裁定重整计划执行完毕。
虽然重整成功,但花王股份也失去了造血能力。原有市政业务非常依赖外部融资,在招投标时,政府工程也会选择财务、信誉资质较好的企业。
在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花王股份业绩逐年下滑。2018年,花王股份营收高达12.64亿元。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仅为9164万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仅剩2141万元。
除营收下滑外,花王股份也连年亏损。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花王股份扣非后累计亏损超14亿元。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花王股份了解,2025年上半年公司设计、工程类业务营业收入仅剩2000多万元,对于一家市值超40亿元的主板企业而言营收极其少见。未来,公司有无计划将该部分业务剥离?截至发稿,未获得花王股份回应。
02 实控人变更承诺,公司成功并购汽车零部件资产
在主营业务持续萎靡的背景下,花王股份也积极求变。在花王股份重整过程中,苏州辰顺浩景成为*ST花王新控股股东,徐良成为新实控人。
公开资料显示,徐良还是浙江博蓝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蓝特”)董事长,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核心产品包括碳化硅衬底、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SS)及外延片、MEMS智能传感器芯片等。此前,该公司计划在科创板上市。
在参与重整时,产业投资人承诺将在2025年1月31日前,向花王股份注入具有较好行业前景的新质生产力方向相关资产。由于徐良还是博蓝特公司董事长,外界普遍预计博蓝特将被注入上市公司。
在该预期下,花王股份在2024年8月以后迎来一轮大涨。公司股价从2024年8月底3元/股左右,涨至2025年1月最高的13.4元/股。
有意思的是,在承诺期过后,实控人徐良又变卦。3月15日,花王股份公告,若现阶段整体注入产业投资人的资产所需时间较长,不利于公司现阶段的稳定发展。因此,产业投资人计划先引进第三方优质资产。
同时,产业投资人承诺2025年会计年度,花王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4亿元以上。
而花王股份新并购的企业为安徽尼威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尼威汽车”),是一家金属高压燃油箱系统生产商,该产品主要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该企业主要为理想、零跑汽车提供产品。
花王股份重组预案显示,尼威汽车整体估值为12亿元,花王股份计划收购该企业55%股权,交易对价为6.66亿元,并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或合法自筹资金。
2024年尼威汽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为7.07亿元、7599.1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20.66%、347.21%。
此次收购,交易双方也签订了业绩对赌协议。根据约定,2025年至2027年尼威汽车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不低于3.2亿元,若未达成尼威汽车需要进行业绩补偿。
8月30日,花王股份公告,公司已经支付3.07亿元,尼威汽车50.11%的股权已经过户至花王股份全资子公司苏州市高新区辰顺浩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景管理”)名下。
花王股份也将合并尼威汽车报表,至此花王股份从市政园林企业,变为汽车高压油箱企业。据预测,尼威汽车2025年将实现净利润1.05亿元。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花王股份了解,2025年已过9个月,公司新并购的企业尼威汽车油箱销量情况如何?较2024年同期是否有增长?营收和利润情况如何?能否完成2025年实现1.05亿元的净利润预测?截至发稿,未获得花王股份回应。
03 并购被交易所频繁问询,并购资金缺口较大
花王股份并购尼威汽车一波三折。3月15日在实控人变更承诺将原计划注入资产,变更为尼威汽车时,便引起众多中小股东不满。
在变更承诺后,实控人及公司董事长徐良曾公开表示拟注入的资产尼威动力将与实控人旗下半导体传感器业务实现协同,公司未来拟与实控人旗下半导体产业板块开展合作。不过该说法事后又被花王股份否认。
3月31日,在召开股东大会时首次表决收购尼威汽车时,投反对票的股东占比高达58.34%,该收购议案首次表决并未通过。5月22日,第二次股东大会表决时股东赞成比例上升至75.55%,该收购方案才顺利推进。
此后上交所两次向花王股份下发问询函,针对标的公司估值、业绩承诺、并购产生的商誉进行重点问询,并要求花王股份10个交易日内进行回复。两次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花王股份均延期。
从尼威汽车股权出售时间来看,此时出售无疑是最好的时机。2023年,由于旗下产品大规模量产,尼威汽车实现了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的大幅上升。
得益于业绩爆发,尼威汽车出售时估值较2024年初公司进行股权激励时大幅上升,因此收购尼威汽车后将为花王股份带来6.26亿元商誉。
不过对于花王股份而言,庞大的并购贷款,给公司本就不富裕的现金流带来严峻考验。
截至2024年底,花王股份在手货币资金为4.68亿元,其中1.62亿元为受限货币资金。可动用资金仅为3.06亿元。
根据相关安排,公司拟动用自有资金2.66亿元,拟通过银行并购贷款筹措3.99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公司回复上交所问询函中,花王股份表示,截至6月4日公司与相关银行正在积极协商贷款事宜,但尚未与银行签署贷款协议。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花王股份了解,截至目前,公司与银行商讨4亿元贷款是否已经达成?若不能达成,公司是否还有其他途径获取资金完成并购?截至发稿,未获得花王股份回应。
截至目前,花王股份已经支付并购款项3.0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30日,花王股份在手货币资金仅为3.69亿元,其中305.87万元为受限制资金。
若在未获取银行贷款的前提下,支付并购款项花王股份在手货币资金几乎耗尽。未来一年,公司还有1.78亿元到期债务需要偿还。如何偿还该笔债务也是花王股份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花王股份了解,未来公司还有大量到期债务需要偿还,公司又该如何筹措资金偿还债务?截至发稿,未获得花王股份回应。
对于花王股份而言,并购尼威汽车只是公司转型的第一步。未来,花王股份能否获得银行贷款顺利完成并购,尼威汽车能否如预期那般业绩顺利增长,尼威汽车带来的利润能否覆盖借贷成本,商誉是否安全均是未知之数。
若不能及时扭转困境,公司退市风险或将进一步加剧。花王股份能否扭转局势化险为夷,「创业最前线」将持续保持关注。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1568.html发布于 2025-09-22 10:07:2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